在刚刚结束的极速电竞平台2024年国际攀联(IFSC)巴黎奥运资格赛中,中国攀岩队表现抢眼,多位年轻选手突破自我,刷新个人最好成绩,19岁小将张悦然在女子全能项目中以稳定发挥跻身前八,成为本届赛事最大黑马,这不仅是中国攀岩队备战巴黎奥运会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攀岩运动正逐步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资格赛激烈角逐 中国选手表现亮眼
本次巴黎奥运资格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比赛设速度攀岩、抱石和难度三个项目,选手需在综合排名中争夺有限的奥运入场券,中国攀岩队派出6名选手参赛,最终张悦然和男子选手李昊阳分别闯入女子全能前八和男子速度攀岩决赛,创造了中国队在奥运资格赛中的历史最佳战绩。
张悦然在抱石项目中表现尤为出色,以两次完攀和三次“zone点”(中途得分点)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三,尽管在难度项目中因体力消耗稍显疲态,但她凭借稳定的心理素质完成关键线路,最终以总积分第七名的成绩锁定奥运资格。“赛前没想到能进前八,但每一轮我都告诉自己‘专注当下’。”赛后张悦然坦言,“中国攀岩的进步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接下来我会全力备战奥运。”
男子选手李昊阳则在速度攀岩项目中展现惊人爆发力,以5.12秒的个人最好成绩闯入决赛,虽最终惜败于印尼名将基罗玛尔·卡特宾,但仍为中国队赢得一张宝贵的奥运门票。“速度攀岩是毫秒必争的项目,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也坚定了突破的决心。”李昊阳说道。
攀岩运动在中国:从冷门到热潮
攀岩于2016年被国际奥委会列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中国的发展随之进入快车道,过去五年间,国内专业攀岩场馆数量增长超300%,青少年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注册攀岩运动员已突破5000人,较2018年增长近10倍。
“攀岩兼具力量、技巧和心理挑战,非常适合亚洲选手。”中国攀岩队总教练赵雷表示,“我们通过科学选材和国际化训练模式,短短几年就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选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在速度攀岩领域已形成集团优势,2023年世界杯分站赛中,中国选手包揽女子速度赛前三名,打破欧美选手长期垄断的格局。
民间攀岩热度同样高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业攀岩馆周末常“一位难求”,部分中小学还将攀岩纳入体育选修课。“攀岩能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思维。”北京某攀岩俱乐部教练王颖介绍,“许多家长最初是带孩子来体验,后来自己也成了爱好者。”
科技助力训练 备战奥运再升级
为提升竞技水平,中国攀岩队近年来引入多项科技手段,通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教练组可精准分析选手的发力模式和路线选择;人工智能模拟系统则能生成虚拟赛道,帮助运动员适应不同岩壁角度和支点类型。“科技让训练效率大幅提升。”赵雷透露,“例如张悦然的抱石技术改进,就是基于数据对比后的针对性调整。”
营养和康复团队同样功不可没,运动员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由专业设备动态监测,高压氧舱、低温冷疗等设备则有效缓解训练疲劳,李昊阳表示:“以前练完第二天肌肉酸痛得厉害,现在恢复速度快了很多,能保持更高强度的周期训练。”
国际攀联点赞中国发展模式
国际攀岩联合会主席马尔科·斯科拉里斯在赛后采访中特别提到中国:“他们证明了攀岩可以通过系统规划快速崛起,中国的场馆建设、青少年推广和赛事运营经验值得全球借鉴。”据悉,2025年国际攀岩世界杯分站赛已确定落户重庆,这将是该项赛事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办。
展望巴黎奥运会,中国攀岩队的目标是“速度冲金、全能突破”,目前中国队已在女子速度、男子全能两个小项中获得满额参赛资格,赵雷表示:“奥运赛场变数更大,我们会继续打磨细节,尤其是心理抗干扰能力。”
攀岩产业的未来机遇
随着竞技成绩提升,攀岩的商业价值逐渐释放,2023年,国内攀岩装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5%,多家运动品牌推出专业攀岩鞋和服装线,业内人士预测,若中国选手在巴黎奥运夺牌,将带动新一轮产业爆发。“攀岩的观赏性和社交属性很强,非常适合品牌营销。”某体育咨询公司分析师指出。
户外攀岩目的地也迎来发展契机,广西阳朔、云南丽江等地的自然岩壁成为爱好者“打卡圣地”,当地政府正通过举办赛事和培训向导推动体旅融合。“未来五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攀岩旅游的重要市场。”国际攀岩旅游协会理事艾瑞克·霍夫曼表示。
从竞技体育到大众健身,从专业装备到旅游经济,攀岩运动正在中国书写新的篇章,正如张悦然所说:“攀岩教会我永不言弃——当你觉得无法坚持时,其实离顶点只差最后一步。”随着巴黎奥运临近,中国攀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